绾青丝着唐装、走进书中美景……传统文化生动“破圈”撬动消费澎湃活力
央视网消息:深秋时节,破圈不少人外出旅游,绾青文化欣赏秋景,丝着书中生动各地文旅消费迎来一波新热潮。唐装不少地方通过打造沉浸式主题乐园,走进挖掘名画中的美景场景和文化内涵,将演艺、传统场景、撬动互动体验相融合,消费增强景区的澎湃沉浸感与文化感染力,建设新型文旅消费聚集区。活力
时值秋深霜浓,破圈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却仍“春意盎然”。绾青文化经过改造后的丝着书中生动街区焕新场景,以唐代名画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《簪花仕女图》为灵感,唐装将盛唐的春日盛景从画卷中唤醒。立体式“唐苑春韶·仕女游芳”主题美陈亮相,曲水蜿蜒、小桥静立,再现唐代园林风景。
在花萼相辉楼,融合盛唐器乐与唐风舞蹈的《唐宫乐舞》正在上演。《大唐燕乐》全新创排秋季套曲,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。
沉浸式场景带动了餐饮、汉服等业态的发展。据悉,来到街区的游客换装率(汉服)已达到七成以上。开业三年来,周边新增汉服店500余家,汉服租赁、妆造服务、专业跟拍等业态持续火热,形成独具特色的“汉服经济”生态圈。
跟着文学去旅行:从老舍到史铁生 漫步作家笔下的北京金秋
在老舍、史铁生等文学家笔下,北京的秋天是最好的季节,色彩斑斓、物产丰饶,有着独特的意境和气质。眼下,在北京,很多市民游客就跟随文学作品里的描述,去探访“北京的秋天”。
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,老舍对故乡秋天的赞美毫无保留,充满市井的活力与物质的丰盈。“秋天一定要住北平。天堂是什么样子,我不知道,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,北平之秋便是天堂。”通过日常场景如赏菊、胡同吆喝声等,展现市民生活与自然景致的交融。
在老舍故居“丹柿小院”和老舍作品中的小杨家胡同,金黄的银杏叶、火红的柿子和古朴的胡同、四合院相映成趣,让老舍笔下的秋天生动立体地呈现,吸引无数游客前来纷纷参观打卡。
另一位当代作家史铁生对北京秋天的书写则呈现出更多个性化特征。他在《我与地坛》《秋天的怀念》中记录了他感受到的秋日静美,“大树下,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,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,仿佛暗哑地响着无数小铃铛”。
秋季的北京就像文学家笔下的描写一样五彩缤纷。各处的彩叶树种尽展风姿,银杏、白蜡、枫树、黄栌等树种随着气温降低变色。嫩黄、橙红与金黄交织的叶片层层叠叠,阳光透过枝丫洒下,空气里裹着暖融融的秋意,美丽的秋景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。
随着城市景观的变化,文学中的北京秋天已经历了从田园牧歌到都市交响的转型,而季节本身所承载的文化记忆与情感依然在延续。
(责任编辑:热点)
-
扫码进入H5
...[详细]
-
又到各大电商平台“6·18年中大促”。“买买买”过后,如果你遇到产品质量等问题,会给商家打“差评”吗?会否因担心商家报复而打消“差评”念头?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监测发现,近期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反映自己在
...[详细]
-
6月13日,南都记者从江歌母亲江秋莲处获悉,其收到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书,刘暖曦曾用名:刘鑫)不服二审判决申请再审。江秋莲发出的应诉通知书显示,刘暖曦因与其生命权纠纷一案,不服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
...[详细]
-
汪晓龙的父母从未想过,自己第一次乘坐飞机,会是这样的场景。2023年3月24日凌晨,在执行海上缉私任务时,他们的儿子,汕尾海警局执法员汪晓龙临危不惧、英勇战斗,壮烈牺牲。老两口的前半生,一直生活在安徽
...[详细]
-
中新网重庆11月7日电 题:台胞大陆扎根“地摊经济” 于细微处感受融合发展作者 张旭最近,准备再度创业的李东恩开启“夜班模式”,从下午起,在重庆荣昌朋友的夜市小摊帮忙,忙碌至深夜。近期,他打算在这
...[详细]
-
无西瓜,不夏天!如今各类西瓜正大量上市,近日,不少消费者大呼“今年的西瓜贵了”,甚至有人说遭遇了“18元一斤”的“西瓜刺客”。5月29日,#18元一斤?消费者大呼西瓜贵了#的话题更是登上热搜。18元/
...[详细]
-
6月10日,南都记者从广东江门海警局获悉,该局近日在江门台山乌猪岛附近海域查获一起涉嫌走私冻品案,现场抓获涉案人员2人,查扣1艘涉嫌走私船舶,查获走私冻品136吨,案值约1000万元。涉案船只。据介绍
...[详细]
-
...[详细]
-
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航集团纪检监察组、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,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、总裁姚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航集团纪检监察组纪律审
...[详细]
-
当地时间6月1日,斡旋苏丹冲突并监督停火的沙特阿拉伯和美国发表联合声明,宣布暂停在沙特吉达举行的苏丹停火谈判。声明称,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一再严重违反临时停火协议,并阻碍苏丹冲突地区的人道救援行
...[详细]

邱进益吁民进党重视维系两岸往来的政治基础
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誓就职并宣布新内阁成员名单
注意,粽子叶不是厨余垃圾——端午吃粽子 垃圾别投错!
成都熊猫基地通报:一男子向熊猫泼水被终身禁入园区
“一带一路”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扩容